BI 工具怎么选型?这3个维度都要考虑!

文 | 商业智能BI相关文章 阅读次数:962 次浏览
2022-11-17 15:14:23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工具能够让企业的 BI 应用事半功倍。面对市场上鱼龙混杂的 BI 工具,企业需要建立标准的选型流程,以“合适”为原则,避开选型误区,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 BI 工具。

对于企业来说,BI 工具选型需要综合考虑各项选型指标,并不是价格越高越好。从本次 CIO 调研的结果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易用性、数据整合能力和采购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0年的调研结果相比,数据整合能力、采购成本以及品牌三个要素的企业选择比例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面对越来越繁杂的数据和降本增效的压力,企业在选购 BI 工具时也越来越重视整合数据和采购成本等方面的考量,并且相信厂商的品牌能够为工具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BI 工具选型,选型指标,BI 厂商

中国企业的选型关键要素

基于调研结果和其他选型参考,我们将选型指标大体分为工具、厂商、市场三个方面。

1工具

BI 选型的首要因素是工具自身,具体可以从易用性、性能、功能、采购成本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1、易用性

易用性决定 BI 平台的整体使用体验,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的首要因素。BI 工具的易用性主要体现在上手难度、交互体验、学习资源丰富度等方面。

例如很多 BI 工具都有“零编码设计”的理念,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的上手难度,降低学习门槛和成本。此外,由于使用 BI 平台的人员职能各有不同,各方面素质也有不小差别,因此对于不同的使用对象,BI平台的交互体验是否足够好,是否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非常重要。

最后,易用性还要求 BI 工具为用户的学习提供方便,也就是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例如帮助文档、教学视频、技术方案、问答等。这些附加内容帮助用户在快速入门后进一步提升对 BI 工具的应用能力,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数据应用价值。

2、性能

性能决定着 BI 平台的运行速度与运行质量,不仅要快,还要稳定。大数据时代,企业数据的量级不可同日而语,能支撑大数据也是对 BI 平台的关键要求。大部分公司会通过 Hadoop、Spark 等大数据架构,配以BI 工具做数据层面的分析,搭建一整套大数据分析平台

大数据分析很关键的一点便在于性能:取数快,分析响应快,能实时处理数据。这些性能特征除了与平台的底层技术架构相关,与 BI 工具的性能也有很大关系。同时,BI 工具还要保证稳定性,频繁宕机和故障对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3、功能

BI 工具的功能众多,不同企业的需求也不同,根据 BI 的处理过程,有几个核心功能是必须具备的,包括数据准备、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平台管控、场景需求转换等。总体来看,考虑 BI 工具的功能时,一定要符合强大、灵活、易用、安全、可视化程度高的特点。

4、采购成本

BI 工具选型通常会受到财务预算的限制,因而采购成本也是不少企业在选型时重点考虑的因素。然而,对采购成本的控制不等于简单的报价和还价,价低者为最佳,还包含对很多隐性因素的考量。企业需要格外注意两点:一是综合考虑各项成本,二是学会用 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模型量化价值。

具体来说,企业采购和应用 BI 工具(产品)的成本通常包括:许可证的购买成本(初始的采购成本,年费模式下还包括续费成本)、实施成本(初始的实施成本和持续的运维成本)、厂商服务费用(产品升级与技术支持费用),以及产品的学习和使用成本等。

对于 ROI,理解起来非常简单,就是指投资回报率,或者投入产出比,用预测的量化价值除以成本即可得到。这里的量化价值除了节省的人力成本等显性经济收益外,还包含一些隐性的管理收益,例如效率提升、职能转变、员工能动性增加等。在有限的投入下,综合考虑采购成本,并以ROI 模型量化 BI 工具的产出价值,能够帮助企业弄清楚自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 BI 工具。

2厂商

除了前面列出的工具相关要素外,BI 厂商的能力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BI 厂商的能力决定着 BI 工具的优劣。在厂商层面,主要考虑品牌、服务和解决方案三个要素。

1、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是 BI 厂商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否拥有具体行业的解决方案反映出厂商对该行业的 BI 应用是否积累了丰富经验,对行业特点是否有较为透彻的了解。

随着企业对 BI 工具使用熟练度的增加,对解决方案的诉求也在不断提升,期望将工具与企业具体业务做更好的结合,从而产出更大的价值。完备的行业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精准定位业务问题,对症下药,得到的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2、服务

很多人都将关注重点放在 BI 产品的能力上,而忽视了 BI 厂商服务的重要性。其实,一旦 BI 产品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如果厂商无法提供服务,企业就需要再投入成本进行后期维护,这项工作极其困难而繁重。

因此,在选型时要充分考虑厂商是否提供本地化服务,是否能快速响应,是否有完善的问题解决机制等,并且还要考虑对于企业一些特定的需求,厂商是否能提供服务支持对 BI 产品的二次开发

3、品牌

品牌是 BI 厂商整体实力、市场占有率、用户认可度和口碑的综合体现,无论买什么,选头部品牌总没错。在 B2B 领域,品牌就是厂商的形象。关于 BI 厂商品牌的评估,可以先看厂商的运营方式,比如是一站式服务还是组合式服务,再看厂商的经验和积累的口碑,比如是否有众多的成功案例,是否给企业客户带来了很大的价值。

3市场

所谓大浪淘沙,市场就是最好的试金石,是工具和厂商两大要素的综合体现。激烈的市场竞争会自动淘汰掉产品能力差、生命周期短的 BI 工具,因此 BI 工具的市场占有率、行业地位、领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其优越性,是 IT 进行选型的首要考虑标准

目前来说,国外市场主要的两个行业领导者分别是微软的 PowerBI 和 Tableau。在 Gartner 公布的《2021分析与 BI 平台魔力象限》报告中,Power BI 和 Tableau 均位于领导者象限。

国内市场的领导者则是连续多年登顶 IDC 中国 BI 市场跟踪报告的帆软软件。其实早期国内 BI 市场被大量国外产品所占据,但是随着我国大数据产业迅速发展,政府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大量创新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国产 BI 工具也崭露头角。

IDC《2021 年下半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数据跟踪报告》显示,2021全年,国内 BI 厂商帆软超越 SAP、Microsoft、IBM、SAS 等众多国际巨头,以17.5%的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份额,连续5年排名第一,Gartner魔力象限也再次将帆软荣誉提及。

国内 BI 厂商在本地化服务和落地能力上具有优势:更了解国内企业经营的痛点;提供的项目实施、技术支持、学习与培训等本地化服务也更贴心,并且项目实施后的运维更加方便;BI 上下游的不同国产软件企业间还互相提供了接口进行融合等。可以预见,在大量利好政策和创新土壤的孕育下,国内市场将出现更多国产 BI 产品,与国外产品共同竞争,而国内优秀的 BI 产品将受到更多关注。

将以上选型要素作为选型指标,可以制作成一张 BI 工具选型评分表,如下表所示。企业在选型时针对每个选型指标项,考虑 BI 工具的优势、劣势以及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情况,根据评估维度打分后再按照权重计算总分。当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选型需求对表格进行调整。

BI 工具选型,选型指标,BI 厂商

很显然在目前的信息时代,借助类似于FineBI的这些工具,可以让企业加速融入企业数据分析的趋势。备受市场认可的软件其实有很多,选择时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一般的情况下,都建议选择市面上较主流的产品,比较容易达到好的效果,目前企业数据分析BI软件市场占有率前列的,就是帆软BI软件——FineBI。

数据化管理平台建设,数据资产业务化,管理分析体系,全局经营决策

商业智能BI产品更多介绍: www.finebi.com

产品体验

相关内容

目录
立即体验 立即体验

商务咨询

在线咨询
专业顾问帮您解答问题

电话咨询

技术问题

投诉入口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