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治理全面解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守护者!

文 | 商业智能BI相关文章 阅读次数:44 次浏览
2024-04-30 17:27:34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了企业至关重要的资产,这包括敏感的知识产权、商业机密、交易数据,以及与员工、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有关的所有业务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对企业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也吸引了那些企图非法获取利益的不法分子的极大兴趣。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企业在享受其带来的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安全挑战。因此,实施有效的企业数据安全治理变得尤为迫切。

本章将重点介绍企业数据安全治理的基础知识、治理体系等,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数据安全治理的复杂性。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企业可以构建起一个坚实的数据安全治理框架,以保护其宝贵的数据资产免受威胁。

数据安全

一、数据安全治理概述

1.  数据安全是什么

数据安全构成了数据质量管理的一个关键维度,其核心目标在于确保数据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这三个要素通常被合称为CIA。数据安全三要素模型,亦称为CIA模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用以防范未授权的数据访问和数据泄露风险。

  • 保密性

   数据保密性,也称为数据机密性,是指确保敏感信息仅限于授权个体获取。这一原则的核心是保护个人或组织的隐私,防止未授权访问,确保数据仅对合法用户开放。

  • 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关注的是数据在传输、存储或处理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它要求数据在任何未经授权的篡改发生时都能被迅速识别,以维护信息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 可用性

   数据可用性强调的是数据的可访问性和易用性,确保数据能够满足业务需求。这一概念以用户为中心,关注于设计符合用户习惯和需求的系统。网络攻击如分布式拒绝服务(DoS)可能导致服务中断,影响数据可用性。例如,在2013年春运期间,12306购票网站的瘫痪就是一个数据可用性受损的案例,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服务体验。

CIA,数据安全

通过实施数据安全三要素模型,企业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其敏感数据,避免数据泄露和其他安全威胁,从而维护企业的核心利益和市场竞争力。

2.  数据安全的薄弱点

数据安全的脆弱性指的是一系列可能导致数据安全风险的潜在弱点,这些弱点遍布在管理实践和技术应用两个关键领域。

(1)在管理层面,数据安全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安全治理的不足,可能包括缺乏明确的数据保护政策或执行不力。
  •  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缺陷,如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或未能全面覆盖所有风险点。
  •  系统运维管理的漏洞,例如系统维护过程中的疏忽可能为数据泄露提供机会。

(2)而在技术层面,数据安全脆弱性则主要与以下领域相关:

  •  操作系统的潜在缺陷,这些缺陷可能被利用来攻击系统并获取未授权的数据访问。
  •  应用程序的设计漏洞或编码错误,它们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被篡改。
  •  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如未经充分保护的数据库可能遭受入侵和数据操纵。

了解和管理这些脆弱性对于构建一个强大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至关重要。

脆弱性,数据安全

为了全面评估数据安全脆弱性,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包括:

  • 脆弱性对数据资产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 技术层面上修复该脆弱性的难易程度;
  • 该脆弱点在现实世界中的普遍性和流行程度。

通过这些维度的分析,可以对每个脆弱性的严重性进行量化评估,并据此赋予相应的权重或等级。这种评估结果对于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数据安全治理策略至关重要,它帮助企业优先解决那些对数据资产安全威胁最大的脆弱性,从而有效管理和降低数据安全风险。

3.  什么是数据安全治理

数据安全治理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策略、技术和活动的集合,旨在保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这一过程涉及将数据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企业战略与文化:将数据安全融入企业战略,并在企业文化中树立数据保护的意识。
  • 组织建设:建立专门的数据安全管理团队,明确角色和职责。
  • 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以减少数据安全风险。
  • 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数据安全相关的政策和标准。
  • 技术工具:采用先进的技术工具来增强数据保护。

数据安全策略和技术的实施能够识别数据集的敏感度、重要性和合规性要求,并据此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数据安全治理不仅包括多种技术和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防止未授权访问,而且还特别关注对个人敏感数据的保护,如个人信息、联系方式和关键业务知识产权。

通过这种全面的方法,数据安全治理有助于构建一个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数据安全威胁,保护企业的数据资产免受损害。

二、  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企业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它基于风险评估和策略制定,依托运维体系的支撑,运用技术体系的工具,将这三个关键组成部分与数据资产的基础设施紧密相连。这一体系覆盖了数据从创建、存储、使用、传输直至销毁的每个阶段,确保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企业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维护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完整性、保密性和合规性:

1、数据安全治理目标

确保安全目标与业务目标的协调一致,其核心宗旨在于维护数据安全,保障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并支持企业业务目标的顺利达成。

2、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涵盖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  组织与人员:确立负责数据安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
  •  数据安全责任策略:明确不同角色和个体在数据安全中的责任。
  •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数据安全相关的政策和规章。

3、数据安全技术体系

数据安全技术体系则包括:

  •  敏感数据识别:在整个数据生命周期中识别和标记敏感数据。
  •  数据分类与分级:根据数据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
  •  数据访问控制:实施访问控制以限制对数据的不当访问。
  •  数据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审计,确保数据安全措施得到遵守。

4、数据安全运维体系

数据安全运维体系侧重于:

  •  定期稽核策略:执行定期的数据安全稽核,确保政策得到执行。
  •  动态防护策略:采用动态方法来防御数据安全威胁。
  •  数据备份策略: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计划,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  数据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5、数据安全基础设施

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则关注:

  •  物理安全:确保存储数据的物理服务器和设备的安全性。
  •  网络安全: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网络攻击。
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数据安全

通过这五个部分的协同工作,企业能够构建一个全面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有效应对数据安全威胁,保护企业的数据资产。

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安全治理

相较于传统侧重于防御网络入侵和数据窃取的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安全治理采取了更为全面和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它强调构建一个能够使企业数据资产清晰可见、可控和可管理的体系。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数据的透明度,确保了数据的可控性,还加强了数据的全面管理能力,从而让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监控、控制和管理其数据资产。通过这种以数据为核心的治理策略,企业能够更好地保护其数据免受各种安全威胁,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性

可见可控可管,数据安全

1以数据为中心的好处

“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是数据安全治理区别于传统数据安全管理的核心特征。相较于传统方法主要集中于“以系统为中心”,侧重于防御网络入侵导致的数据处理、篡改或破坏,数据安全治理更进一步关注数据本身的保护。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流动性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数据在不同系统和平台间的流动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安全风险和更复杂的治理挑战。即便所有系统都采取了最高标准的安全防护措施,数据在流转过程中仍可能面临安全威胁。

因此,数据安全治理的重点在于对数据本身的安全管理,而不仅仅是系统的防护。这种方法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数据在静态存储时的安全,还要关注数据在传输、处理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确保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保障数据可见性、可控性、可管理性

  • “可见性”指的是对企业所持有的数据资产进行全面的审查和了解,包括识别和定位敏感数据,以确保数据资产的透明性和可追踪性。这样,企业能够清楚地“看到”其数据资产的构成和分布。
  • “可控性”则涉及对数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从创建、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到使用和最终销毁的每一个环节——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有能力管理和缓解这些风险,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 “可管理性”强调的是数据安全运营的持续性和适应性。鉴于数据环境和风险都是不断变化的,数据安全治理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控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威胁和挑战。这要求企业建立一个灵活的治理机制,能够持续地维护和改进数据安全措施,确保数据得到有效的“管理”。

通过实现这三个方面,企业能够构建一个全面、动态且响应迅速的数据安全治理框架,以保护其宝贵的数据资产免受不断演变的安全威胁。

数据安全治理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数据的使用既安全又高效,以支持企业实现其业务目标。如果数据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那么数据安全措施本身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同样,如果忽视了业务目标,数据资产的价值也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缺乏安全性的保障,企业的业务运营将面临种种风险。

数据安全治理旨在找到保护数据与促进数据利用之间的平衡点,以实现以下目标:

  •  保障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滥用或破坏。
  •  确保数据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支持企业的业务战略和运营目标。
  •  通过建立有效的数据安全措施,降低业务运营中的潜在风险。

总之,数据安全治理要求企业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也要确保数据能够灵活地支持业务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四、数据安全认责策略

遵循“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采集权即责任”的原则,企业应明确数据安全治理中各参与方的责任分配和相互关系。这包括识别并规定在数据安全治理的决策、执行、解释、报告和协调等各个环节中,各参与方的角色和责任。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构建一个由数据治理部门主导、覆盖全员的积极责任文化。

具体而言,企业需要:

  •  确定数据资产的拥有者、管理者、使用者和采集者,并为每一方分配清晰的责任。
  •  明确各参与方在数据安全治理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和预期行为。
  •  促进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数据安全治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建立一个透明的责任追究机制,以激励各方主动承担起数据安全的责任。

通过上述措施,企业能够确保数据安全治理工作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推进,同时提升整个组织对数据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度。数据安全治理涉及的角色和责任划分如图。

数据安全认责,数据安全

 1、数据使用者

   数据使用者应充分理解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目标、政策和规章,并遵循相关的数据安全治理流程。他们需依据数据合规性要求合理使用数据,并对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上报。对于接触敏感数据的个人,必须明确其使用权限,并签署相应的数据使用协议。

2、数据所有者

   数据所有者负责监督数据资产和数据安全治理的策略、标准、规则和流程。他们需提供业务需求,识别敏感数据,分配数据使用权限,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程序来监督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生成、处理、收集、存储和传播。同时,他们还负责向系统所有者说明数据的业务规则,提供保护敏感信息所需的安全控制措施,并就数据分类、访问控制和运营管理做出最终决策。

 3、数据生产者

   数据生产者需根据企业的数据标准、管理规章、业务操作流程等要求产生数据,并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承担责任。

 4、数据管理者

   数据管理者的职责是执行数据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他们负责识别数据安全风险的来源、数据安全的脆弱性,并根据法律法规或企业政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一些企业还会聘请数据安全专家来监督数据安全治理流程,并向员工定期提供数据安全方面的培训。

通过明确这些角色和职责,企业能够构建一个全面的数据安全治理框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使用。

五、  总结

通过本章的深入探讨,我们认识到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治理对于保护企业的宝贵资产至关重要。面对不断演变的网络安全威胁和日益增长的数据量,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持续优化和升级其数据安全治理策略。

数据安全治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企业高层的持续关注和全员的共同参与。通过建立一个全面、动态且响应迅速的数据安全治理框架,企业不仅能够保护其数据资产免受侵害,还能够在数据驱动的商业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帆软软件深耕数字行业,能够基于强大的底层数据仓库与数据集成技术,为企业梳理指标体系,建立全面、便捷、直观的经营、财务、绩效、风险和监管一体化的报表系统数据分析平台,并为各业务部门人员及领导提供PC端、移动端等可视化大屏查看方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需求响应速度。

产品体验

相关内容

目录
立即咨询 立即咨询

商务咨询

在线咨询
专业顾问帮您解答问题

电话咨询

技术问题

投诉入口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