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BI專案搭建指南:從0到1的實施步驟與效益解析

作者:帆軟行業化團隊

2024年12月17日 · 5 min read

來源:帆軟

01 什麼是BI?

在公司裡,BI指的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用來將企業中現有的資料進行有效的整合,快速準確的提供報表並提出決策依據,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業務經營決策。整個流程簡單來說,就是從資料接入、資料整合清洗、資料分析和處理到資料視覺化,為企業提供報表展現與分析一系列動作。

02 為什麼要搭建BI專案?

對於企業來說,BI的價值不僅在於滿足企業不同人群對資料查詢、分析的需求,還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業務監測、業務洞察、業務最佳化、決策最佳化甚至資料盈利。所以BI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做有效的資料分析,幫助主管做正確的輔助決策,大大提高企業的資料分析效率從而間接提高生產力。

03 如何從0到1搭建BI專案?

主要從以下九步詳細講解如何搭建BI專案:

1.不同階段企業資料分析應用特點

1.png

當前大多數企業都處於起步企業及發展企業,一個好的BI專案能夠釋放大量的人力,節約時間成本,促進企業資料落地。

2.BI專案價值鏈

2.png

3.框架設計

3.png

這一部分的重點在於業務主體分析,即一個專案的著重點在於能否結合現有的業務,解決業務難點及痛點,讓資料視覺化,便於各分支進行業務管理。

4.專案核心要素歸納

4.png

專案的核心要素有三個:

①過程:各部門梳理各自所需的業務指標,搭建指標庫。

②輸入:有BI工程師進行資料治理,包括ETL、資料倉庫搭建、數倉建模等。

③輸出:針對現有的資料倉庫分層,實現報表輸出,只要指標搭建完善,能夠實現很好的駕駛艙展示及報表資料展示、資料預警及監控。

5.BI專案調研步驟

5.png

專案開展時,業務指標的梳理是一個重點,但各部門的配合也尤為關鍵,需要分析出各自部門的主題思想,這樣企業級駕駛艙才能構成。

6.資料治理思想(資料倉庫分層)

6.png

(離線)資料倉庫的資料與原始資料是分離的,(離線)資料倉庫的資料變動不會影響原始資料。

在這裡需要了解資料倉庫的分層目的:

  • 空間換時間。透過建設多層次的資料模型供使用者使用,避免使用者直接使用操作型資料,可以更高效的訪問資料。
  • 把複雜問題簡單化。講一個複雜的任務分解成多個步驟來完成,每一層只處理單一的步驟,比較簡單和容易理解。而且便於維護資料的準確性,當資料出現問題之後,可以不用修復所有的資料,只需要從有問題的步驟開始修復。
  • 便於處理業務的變化。隨著業務的變化,只需要調整底層的資料,對應用層對業務的調整零感知.

7.BI專案金字塔模型

7.png

8.分析全景圖

8.png

體系梳理設計企業業務的方方面面,銷售體系和財務體系可能具有相似處。

9.BI專案技術架構

9.png

技術實現的架構:

當前主流的架構基於企業已上線的系統資料量,資料量不是特別大的,資料倉庫會使用關係型資料庫作為資料倉庫(oracle、sqlserver等),ETL使用Kettle等開源工具。另一種是資料量大的,會使用MPP架構,Hadoop+hive+sqoop 進行整體實現。

04 BI專案帶來的效益

1. 建設資料倉庫 ,推動資料資產共享

打通從資料來源到場景應用、資料探勘的轉化通道,以數位化方式解決經營、專案業務開展過程中的諸多難題,並將經營資料資產應用到集團全體。在此過程中,透過積累系統建設方法論、管理流程、人才隊伍、專案實施等經驗,為未來逐步深化應用到集團的各個業務板塊,實現集團各業務的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2. 減少人工統計資料,降本提效

利用資料分析系統,實現績效KPI和管理方法的全面實時管控與資訊傳遞,增加服務的質量與可控性,同時減少人工處理的工作,縮簡訊息統計分析週期,快速響應快速分析問題和績效結果。

3. 提升業務數位化管理能力,建立資料分析能力

提供面向集團管理層、業務主管、業務人員的多層級的數位化資訊看板,利用標準的指標描述,統一的資料口徑,在發現問題,追溯問題,定位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各層級始終以數位化描述,提升集團整體業務數位化管理能力,也將提高業務人員資料處理效率和資料多維度分析能力,增強主管部門的資料應用與分析能力,從而為經營決策提供新的手段。

4. 基於資料進行科學決策

透過資料整合、統一口徑等手段,將有效提升資料準確度、完善度、標準度,利用各業務系統資料關聯後的二次開發,將實現經營狀況數位化分析,透過多終端、多場景的資料應用,提升指揮排程、應急響應能力。

同時資料的統一管理,將有效加強集團管控力度,透過建立“用資料說話、用資料管理、用資料決策”的管理機制,有效防範業務執行風險,為推進經營過程、專案管理業務治理能力數位化程序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很樂意傾聽你的需求,解答您的疑問,並提供專業建議, 助力您的企業實現智慧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