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圖是一種幫助企業描述如何創造價值的工具,特別適合在當前數據驅動的時代。透過商業分析,企業能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見解,提升決策的精準性。這種工具還能迅速評估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並幫助企業應對市場變化。例如,蝦皮店透過商業模式圖,成功與美廉社合作加速擴展,顯示其在策略管理中的靈活性。
使用商業模式圖,不僅能促進團隊溝通與創新,還能讓你更清晰地理解市場需求,加速邁向成功。
商業模式圖,又稱商業模式九宮格(Business Model Canvas,簡稱BMC),是一種工具,用於視覺化呈現企業的商業模型。它將商業模型的各個要素,如價值主張、客戶細分、渠道、客戶關係、收入流、關鍵資源、關鍵活動、合作伙伴和成本結構,以九個格子的形式清晰呈現。這種圖表有助於企業更好地理解和傳達其商業模型,規劃戰略、分析潛在機會和優化營運。商業模式圖的概念最早由瑞士商業理論家和企業家Alexander Osterwalder於2004年提出,後來與他的研究生導師比利時計算機科學家Yves Pigneur合著《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該書詳細解譯了商業模型圖的使用方法,幫助企業描述其商業模型。
商業模式圖,或者說商業模式九宮格,由以上九個元素/區塊組成,包括目標客戶羣、客戶關係、通路渠道、價值主張、關鍵活動、關鍵資源、關鍵合作伙伴、收入來源和成本結構。這種視覺化概念的應用,指明了企業管理者思考企業佈局的方向,也為規劃商業模型策略奠定了基礎。
商業模式圖適用於多樣化的產業,從零售到科技,甚至是非營利組織都能受益於它的應用。政府統計數據、行業研究報告和商業數據庫等資源,為商業模式圖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參考依據。
例如,行業研究報告能深入分析市場趨勢,幫助你更精確地了解消費者需求。公司財報則能提供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數據,讓你在設計商業模式時更具競爭力。這些數據的結合,讓商業模式圖成為一個適用於多元產業的強大工具。
客戶群體是商業模式圖的核心之一,因為它決定了企業的目標市場。你需要明確你的產品或服務是為哪些特定的客戶群體設計的,並根據他們的需求進行細分。這種細分並非隨意分類,而是基於可量化的標準,例如年齡、地域、消費習慣或購買力。明確的客戶群體劃分能幫助企業集中資源,針對特定群組設計產品或服務,避免資源分散於無差異化的廣泛市場。例如,科技公司可能將客戶分為企業用戶與個人消費者,並為其提供差異化的功能組合,而非採取「一刀切」的策略。
價值主張是企業與客戶之間建立連結的橋樑。它回答了一個關鍵問題:你的產品或服務如何解決客戶的問題或滿足他們的需求?清晰的價值主張能幫助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吸引並留住忠實客戶。
它需清晰闡述產品或服務如何解決客戶痛點,或創造額外價值。這可能體現在功能優化(如更快的處理速度)、成本降低(如價格優勢)、使用便利性(如一站式解決方案)或情感連結(如品牌認同)等層面。有效的價值主張需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並聚焦於客戶最關心的核心需求。
例如,Tesla 的價值主張在於提供高性能且環保的電動車,並結合超級充電站網路,讓消費者享受便捷的駕駛體驗。這樣的價值主張不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促進了市場競爭力。
渠道通路是將價值主張傳遞給客戶的關鍵途徑。它涵蓋了產品或服務如何到達客戶手中的整個過程,包括線上和線下的銷售管道。選擇合適的渠道能直接影響你的銷售成效和客戶體驗。
其選擇需考慮客戶偏好、成本效率及品牌調性。線上渠道(如官方網站、電商平台)可觸達廣泛用戶並降低單客獲取成本,線下渠道(如實體門店、經銷商)則能提供親身體驗與即時服務。渠道的效能需透過數據監控,如轉化率、客戶反饋等指標持續優化。
例如,亞馬遜透過其高效的物流系統和全球化的電商平台,確保產品能快速送達客戶手中,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滿意度。這樣的渠道策略不僅提高了銷售額,也強化了品牌忠誠度。
客戶關係是商業模式圖中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它幫助你建立與客戶之間的長期連結,並提升客戶忠誠度。良好的客戶關係能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穩定的成長。其形式包括自動化服務(如聊天機器人)、人工支援(如客服團隊)或社群運營(如用戶社區)。
以下是一些企業如何透過客戶關係促進忠誠度的方式:
例如,星巴克透過其會員系統提供個性化優惠和專屬活動,成功吸引大量忠實顧客。你可以參考這些策略,利用數據分析工具來提升客戶關係的管理效率。
收入來源是商業模式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描述了企業如何從產品或服務中獲取收益。多元化的收入來源能幫助你降低風險,並提升企業的穩定性。其形式多樣,包括一次性銷售(如零售產品)、訂閱制(如流媒體服務)、使用費(如雲端計算)或授權費(如專利技術)。
例如,蘋果公司除了銷售硬體產品外,還透過App Store、iCloud和Apple Music等服務獲取穩定的收入來源。這種多元化策略讓蘋果在市場波動中依然保持競爭力。你可以考慮如何擴展收入來源,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核心資源是商業模式圖中的基石。它包括企業運營所需的所有資源,例如人力、技術、財務和物理資源。涵蓋實體(如生產設備)、知識(如專利技術)、人力(如研發團隊)及品牌資產。資源的配置需與戰略目標一致,有效的資源管理能幫助你支持企業的長期發展,並提升競爭力。
例如,Amazon利用其強大的物流系統和數據分析能力,確保供應鏈的高效運作,並持續改進其配送服務。你可以利用類似的策略,透過數據驅動的方法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
核心活動是企業運營的基石,直接影響價值主張的實現與市場競爭力的提升。這些活動包括生產(如製造流程)、平台維護(如雲服務運營)或問題解決(如客戶服務)等,具體內容因行業而異。生產活動的效率直接影響成本結構與客戶體驗。
例如,亞馬遜透過數據分析優化物流配送,確保商品能快速送達客戶手中。你可以參考這些方法,結合數據工具提升核心活動的效率,進一步增強企業競爭力。
重要夥伴關係能幫助企業整合資源、降低風險,並擴大市場占有率。這些夥伴可能包括供應商、分銷商、技術合作夥伴,甚至是非營利組織。透過合作,企業能專注於核心業務,同時借助夥伴的專業能力提升整體效能。
例如,特斯拉與松下的合作確保了電池技術的穩定供應,並降低了生產成本。你可以考慮與具有互補優勢的夥伴合作,實現資源共享與市場擴張。
成本結構描述企業運營所需的全部支出,分為固定成本(如租金、薪資)與變動成本(如原材料、營銷費用)。優化成本需識別關鍵驅動因素,例如通過規模經濟降低單位成本,或採用精益生產減少浪費。數據分析工具可幫助追蹤成本動因,如能源消耗監測或供應鏈成本拆解,為決策提供依據。平衡成本與價值創造是持續挑戰,過度成本控制可能損害產品品質或客戶體驗。
例如,星巴克透過數據分析優化供應鏈,降低原材料成本,並提升整體運營效率。你可以利用類似的方法,結合數據工具深入分析成本結構,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
在這次的資料分析實例中,我們將使用商業智慧自助分析工具FineBI,它提供了快速構建各種業務模型的自助式分析平台,廣泛用於各種業務的資料分析任務。以下商業模型圖示例皆由FineBI生成。
FineBI是一款專為事業部門設計的自助式分析軟體,通過拖拉拽的方式即可完成資料清洗和數據分析。還內建了各類如銷售分析、人事分析、行銷分析等場景分析模板與商業分析模型,即拿即用。
Kano model是質量管理和產品開發框架的商業模型,用於幫助企業瞭解和滿足客戶需求。該商業模型將產品或服務功能劃分為五個不同的類別,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客戶需求的優先級,進而更好地理解客戶商業模式並滿足客戶期望。這五個類別分別是:
使用Kano商業模型,企業可以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和企業的商業模式,並根據需求的優先級來設定商業模式或產品服務的功能特性。透過了解不同需求型別,企業可以更聰明地分配資源,確定滿足基本需求的同時,提供令人驚喜的特性,進而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RFM模型是一種經典的顧客價值分析工具,幫助你根據顧客的近期購買行為(Recency)、購買頻率(Frequency)和消費金額(Monetary)進行分群。這個模型能有效提升行銷策略的精準度,並促進顧客忠誠度的提升。
透過綜合分析這些指標,RFM商業模型有助於我們瞭解客戶的消費行為,進而更好地理解他們對公司的價值。FineBI可幫助將客戶細分,並製作視覺化資料分析儀表板,以便根據需求進行客戶分析。
AAARR模型,又稱成長漏斗模型,專注於用戶的五個關鍵階段:獲取(Acquisition)、激活(Activation)、留存(Retention)、變現(Revenue)和推薦(Referral)。這個模型能幫助你全面分析用戶行為,並制定針對性的增長策略。
以下是AAARR模型在提升銷售轉化率方面的具體應用:
例如,某連鎖披薩品牌結合AAARR模型,推出線上點餐系統和會員積分計畫,不僅提升了銷售額,還成功吸引了大量忠實顧客。你可以參考這些策略,結合數據分析工具,優化用戶體驗,實現業績的穩步增長。
BCG波士頓矩陣是一種經典的策略工具,用於分析企業的產品組合與市場定位。它將產品分為四種類型:明星、金牛、問題和瘦狗,幫助你了解資源應如何分配以最大化收益。
你可以根據市場增長率與市場佔有率,將產品或業務劃分到以下四個象限:
BCG矩陣的優勢在於其簡單易用,適合快速評估產品組合。然而,你需要結合其他分析工具,才能全面了解市場動態,制定更精準的策略。
ABC帕累托模型基於帕累托法則,強調少數關鍵因素對結果的重大影響。這個模型幫助你識別並優化資源分配,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帕累托法則指出,約20%的因素影響80%的結果。在商業管理中,你可以透過分析這些關鍵因素,達到最佳化的目的。帕累託分析基於20/80定律原理,即80%的效益通常來自於20%的投入,而另外80%的投入只產生了20%的效益。這意味着相同的資源投入在不同領域會產生不同的效益。
以下是ABC模型在資源分配中的應用亮點:
建立了帕累託商業模型後,可以將產品分為A、B、C組,根據產品的效益分為三個等級,然後可以根據這些等級投入不同程度的資源,以獲得最優效益。
以上就是關於五個常用商業模型的具體制作和使用方法。一旦掌握了商業模式圖的構建和分析方法,我們的商業營運就能更有針對性。
在本文中,所有的資料分析圖表和儀表板都是使用FineBI工具生成的。FineBI是一款自助式大數據分析的BI工具,相較於Excel,它更加簡單易學。它具備自帶資料庫連結和資料視覺化處理等功能,避免了複雜函式和公式的煩惱,節省了大量的資料處理時間。此外,FineBI的資料視覺化分析功能非常強大,只需拖拽操作就能生成精美的視覺化分析報表。
免費資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