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市場環境複雜且競爭激烈,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情形下,業財融合成為企業應對複雜市場、維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如何讓財務資料真正為企業戰略決策服務,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是每一個企業管理者亟需解決的問題。
企業在發展中面臨著資料管理與業務決策相關的三重困境:
企業內部財務資訊化系統眾多,資料來源分散於核算、合併、預算等多個系統,各系統間資料割裂。此外,資料標準不統一,業財人員話語體系不同,資料難以互動聯通。
管理層決策缺乏全面財務指標和資料支援,管控工作受阻。而且缺乏歸因式下鑽分析途徑,難以定位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處理,也沒有自動化財務預警機制,不能及時化解風險。
企業缺乏大屏、移動端等終端應用,僅靠PC端報表無法滿足不同財務使用者在各個場景下檢視和分析資料的需求。財務人員依賴IT部門採集整理資料,流程長、溝通反覆,效率低下,難以開展深度分析。
這些困境導致財務人員花費大量時間在資料整理和溝通上,缺乏時間進行深度分析。企業管理層在進行戰略決策時,難以獲取全面、準確的財務資訊來支援戰略決策,風險預警和問題定位也變得非常困難。因此,企業財務數位化轉型從“可選”變為“必選”。
財務數位化旨在升級傳統財務流程、資料管理和決策支援系統,提升效率、準確性與響應速度。
而財務戰略分析決策平臺以集團企業戰略規劃局為導向,透過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料資源,構建高效的資料高速公路,實現資料統一採集、管理與分析。該平臺涵蓋了財務管理、客戶管理、人力資源等多個主題,提供多維度經營分析和監控,支援戰略目標管理,增強決策效率與準確性,助力企業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競爭力。
那麼,這樣的決策分析平臺應如何搭建呢?帆軟的財務戰略決策分析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徑,企業可以按照如下構建決策分析平臺。
首先,企業需要從資料底層入手,建立統一的資料接入、交換和資源管理機制,集中管理不同業務系統(如 ERP、OA、HR 系統等)的資料,解決資料孤島問題,增強資料一致性與可訪問性,為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
其次,透過分析工具和駕駛艙(如經營分析監控看板、財務管理駕駛艙、人員能力監控駕駛艙等)從多維度深入剖析企業經營狀況。例如,利潤結構分析駕駛艙幫助管理者瞭解利潤來源和成本結構,資產執行效率分析駕駛艙可監控資產使用效率與健康狀況。
此外,透過搭建財務戰略分析決策平臺進行業財融合,深度整合業務資料與財務資料,實現業務流程和財務管理無縫對接。這不僅提高資料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還為企業最佳化資源配置和提升營運效率提供更全面視角。
企業應採用基於平衡積分卡的財務戰略分析框架,全面分析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這四個維度,明確分析思路的落地路徑。
財務維度:
客戶維度:
內部流程維度:
學習成長維度:
企業財務管理要學會採用多層級財務指標穿透分析落地,從集團戰略定位出發,分析關鍵因素和核心管理指標。
例如,對財務監管方向的營業收入、賒銷額佔比、壞賬率等指標進行分析,同時關注總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等盈利能力指標,以及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償債能力指標。透過這種方式,企業管理層才能深入瞭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財務綜合分析模組透過收入毛利、利潤、費銷比、資產負債率等核心指標的深度分析,為財務管理層提供財務主題深度分析入口,關注三大財務報表核心指標與預算、同期等對比和趨勢圖,並聯動應收、庫存等模組分析管理。
應收賬款分析模組透過應收餘額、期初餘額、新增應收、當期回款、逾期應收天數等核心指標進行分析管理。透過波士頓矩陣圖,企業可以快速鎖定存在問題的BU、業務單元、子業務單元及客戶。
資產分析模組透過總資產、總負債、資產負債率、總資產週轉天數等關鍵性指標,反映公司資產負債表情況。透過報表和指標卡的聯動,企業可以呈現所選擇指標卡的指標的月度趨勢圖及各BU對於所選指標的對比。
五力模型分析模組從盈利能力、經營能力、財務能力、償債能力和現金流量這五個維度開展分析。企業可構建盈利能力總覽大屏,對毛利率、淨利率、市盈率等核心比率指標進行視覺化動態監控,並結合成本、費用和時間趨勢變動情況,快速瞭解企業盈利能力狀況,找出弱項並督促相關部門改進。
免費資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