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T(計畫評核術)屬於專案管理工具之一,專案團隊常用它來計畫與控制活動進度。此方法適合處理高不確定性的專案,特別是在活動時間難以精確預估時。PERT利用網路圖與三點估算(樂觀、悲觀、最可能時間)協助管理者提升決策科學性。
專案管理團隊運用PERT時,能有效解決以下問題:
- 計畫與控制專案活動,縮短完成時間
- 識別利益相關者,處理其需求
- 依優先順序執行活動,確保流程順暢
- 支援大型專案,提供技術協調
- 應對不確定環境,嘗試模糊時間分配模式
PERT,全名為「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中文稱為「計畫評核術」。這是一種專案管理工具,專門用來排定、組織和規劃專案中的各項任務。專案團隊常在專案啟動階段使用PERT,協助建立初步排程與預估時間軸。
PERT圖表能將專案任務及其相依關係以視覺化方式呈現,讓團隊清楚掌握每個步驟。
專案經理利用PERT圖表,能夠:
PERT特別適合複雜且不確定性高的專案。例如,當專案中有許多未知因素或任務時間難以精確預測時,PERT能提供更靈活的規劃方式。
PERT的核心在於「網路圖」與「三點估算」。
網路圖是一種圖形工具,能將專案中所有任務及其前後順序清楚標示出來。這種圖表不僅幫助團隊了解任務間的相依關係,也能作為專案進度的可視化指南。
三點估算則是PERT的另一大特色。這種方法會針對每個任務,分別估算三種時間:
透過這三種估算,團隊能更全面掌握專案進度的可能變化,並提前為潛在風險做好準備。
PERT圖表比甘特圖更具自訂性,適合需要高度彈性與複雜規劃的專案。
團隊運用PERT,不僅能明確規劃任務,也能有效傳達專案目標,讓所有成員對專案方向有一致認知。
1958年,美國海軍面臨一項艱鉅任務。他們需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北極星火箭系統計畫。這個計畫包含數百個複雜任務,許多細節充滿不確定性。為了有效管理進度,美國海軍與洛克希德公司合作,開發出一套全新的專案管理方法。這套方法就是pert。
PERT幫助專案團隊分析每個任務的先後順序,並預估完成時間。
這種方法很快在軍事領域廣泛應用。許多大型國防專案都採用PERT來協調各部門工作,確保計畫如期完成。
同一時期,美國杜邦公司也開發出CPM(Critical Path Method,關鍵路徑法)。CPM主要用於工業建設和生產排程。PERT與CPM雖然誕生背景不同,但兩者都強調任務之間的相依關係。兩種方法後來常被結合使用,提升專案管理效率。
PERT最早應用於北極星火箭系統計畫。這個計畫需要協調數千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PERT圖表讓管理者清楚看到每個任務的進度與風險。
隨著時間推移,PERT逐漸被引進到其他領域。例如,NASA在阿波羅登月計畫中,也使用PERT來規劃複雜的任務流程。
許多大型建設、資訊科技、研發專案都採用PERT來降低風險,提升時程掌控力。
PERT的成功案例證明,這種方法不僅適合軍事專案,也能應用於各種需要精確規劃的複雜專案。
專案團隊在規劃時,常用PERT圖來視覺化任務關係。PERT圖類似流程圖,能清楚呈現每個活動的順序與依賴。建立PERT圖時,團隊通常依照以下步驟進行:
PERT圖不僅協助團隊明確定義任務順序,也能視覺化前置與滯後關係,建立清晰的時程與資源分配計畫。管理者可利用PERT圖作為專案藍圖,提升執行效率與協作品質。
PERT的三點估算法讓團隊能更精確預測每個任務所需時間。這種方法包含三種時間:
團隊將這三種時間記錄在PERT圖上,並以公式計算每個活動的期望時間:
期望時間 = (樂觀時間 + 4 × 預估時間 + 悲觀時間) ÷ 6
這種估算方式能幫助團隊提前發現潛在風險,並調整時程規劃。明確的時間估算也有助於責任分配,促進團隊溝通與協作。
PERT圖表可持續參考,幫助記錄時間和活動順序,提升專案管理透明度與效率。對於複雜專案,這種方法能有效掌控進度,減少延遲。
關鍵路徑是專案中決定總完成時間的任務序列。團隊在PERT圖中尋找沒有浮動時間的活動,這些活動組成關鍵路徑。只要其中一項任務延遲,整個專案就會延後完成。
判斷關鍵路徑時,團隊需:
結合關鍵路徑法,團隊能有效掌握專案總工期與關鍵活動,協助時程控制。管理者可根據關鍵路徑調整資源分配,優先處理瓶頸任務,提升專案成功率。
PERT在進度規劃、時程控制、資源分配等方面展現實際成效。團隊能建立清晰的專案視覺化圖表,明確定義任務順序及時間估算,促進溝通與協作。雖然PERT本身未直接展現資源分配成效,但結合設計結構矩陣(DSM)與模擬方法,能找出瓶頸資源並提出改善方案,達成成本控管及加速時程目標。
PERT在專案管理領域展現多項優勢。這些優點讓團隊能更有效率地規劃與執行複雜專案。
PERT特別適合大型、複雜、跨部門協作的專案,例如國防、太空、研發等領域。
雖然PERT有許多優點,但在某些情境下也存在明顯侷限。
例如,學校舉辦小型活動或公司執行例行性任務時,使用PERT會讓流程變得複雜且低效。相反,當專案規模龐大且充滿不確定性時,PERT能發揮最大效益。
PERT與甘特圖在專案管理中各有不同的應用重點。
PERT強調流程與不確定性,甘特圖則著重於時間管理與進度追蹤。兩者在專案管理中扮演不同角色。
PERT與甘特圖常被專案團隊搭配使用。團隊可先用PERT分析任務間的邏輯關係與不確定性,再用甘特圖將結果轉換為具體的時間排程。這樣能兼顧流程規劃與進度監控,提升專案管理的完整性。
PERT與CPM(關鍵路徑法)也有明顯差異。PERT適合處理活動時間不確定的專案,採用三點估算法與統計機率分配,能分析風險與預測工期。CPM則假設活動時間為確定值,計算方式較簡單,適合建築等實務領域。
PERT偏重不確定性分析,CPM強調操作簡便。團隊可根據專案特性選擇合適方法,或結合兩者優勢,提升專案成功率。
工具 | 適用情境 | 主要特色 |
---|---|---|
PERT | 高不確定性專案 | 網路圖、三點估算 |
甘特圖 | 進度監控明確專案 | 時間排程視覺化 |
CPM | 工程、建築等領域 | 關鍵路徑、確定工期 |
PERT幫助團隊管理複雜專案,提升時程規劃與風險預測能力。適用於高不確定性、跨部門協作的情境。
建議讀者根據專案特性選擇PERT、甘特圖或CPM。
想深入學習,可參考專案管理書籍或線上課程,提升專案規劃技巧。
免費資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