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改寫自帆軟專家直播財務專場,將結合萬昌印刷的實際案例,深入探討如何透過BI(商業智慧)技術解決財務分析中的常見難點,例如資料獲取難、處理難和計算難等,並進一步助力企業在製造和銷售領域提升工作效率,實現全方位的資料驅動決策,推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萬昌公司是一家集研發創新、印刷製造於一體的整體包裝解決方案供應商,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廣東佛山,擁有廣東萬昌印刷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萬昌印刷包裝(瀋陽)有限公司、廣東萬昌科藝材料有限公司、成都萬昌印刷包裝有限公司等四個生產基地。公司投資總額超過9億元,現有員工約1200人。
萬昌擁有世界先進的印刷和配套的印前、印後設備以及高檔包裝紙材生產裝置,主營產品包括標籤、彩盒、精品禮盒、紙箱以及紙材五大類,萬昌公司為客戶提供的不僅只有包裝印刷品,同時還為客戶提供創意設計、創新研發、就近交付等一站式的產品包裝解決方案,致力成為全球一流的產品形象增值服務商,為客戶創造價值。
財務分析不僅僅是數字的簡單疊加,更是對海量資料的提取、處理和有效利用。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已經難以適應當下企業複雜的需求,尤其是在資料獲取、處理、計算和展示等方面存在諸多難點。
萬昌印刷在進行財務分析時,主要面對以下三個部門的需求:
1、銷售部門:銷售資料是企業財務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銷售部門往往需要準確的資料來評估市場表現,分析各產品線的銷售情況,從而調整銷售策略和資源分配。
2、事業部門:事業部門關注的是各項事業的盈利情況、成本控制以及部門間的協同效率。他們希望透過資料分析找出潛在的事業改進點,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3、工廠:對於生產製造部門而言,財務分析的重點在於生產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庫存管理。工廠透過資料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產過程中的瓶頸和資源浪費,進而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傳統財務分析中,企業普遍面臨以下五大難點:
1、取數難:傳統的財務資料來源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系統和平臺之間,導致資料獲取困難。尤其是跨部門、跨系統的資料整合,既耗時又容易出錯。
2、處理難:企業資料量龐大且格式不統一,處理資料時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清洗和格式化。這不僅增加了工作量,也使得資料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難以保證。
3、計算難:在財務分析過程中,涉及大量複雜的計算公式和指標,如果手動計算,不僅容易出錯,還難以做到實時更新和快速響應。
4、圖形化難:財務資料本身常常呈現為表格或數字形式,如何將這些枯燥的資料以圖表形式生動呈現,幫助管理層快速理解和決策,是一項挑戰。
5、分享難: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人群需要從不同角度檢視資料,傳統的分享方式往往不能及時傳遞所需資訊,影響了決策效率。
引入BI(商業智慧)工具後,企業在解決上述難點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接下來,我們將基於帆軟提供的財務分析解決方案,為您講解萬昌印刷如何透過FineBI解決其具體的財務分析痛點。
為了幫助萬昌印刷更好地解決資料分析中的難題,帆軟提供了一整套財務分析方案,涵蓋了製造和銷售兩大領域的BI分析實踐。
在製造體系中,BI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生產過程的最佳化、成本控制、品質管理等方面,幫助企業透過資料分析找出潛在的經營問題,並提供改進的決策依據。以下是BI在製造體系中的幾項關鍵分析實踐:
(1)工廠經營分析會
工廠經營分析會是透過BI工具來分析和監控生產過程中的各項關鍵指標的會議。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工廠經營分析往往依賴人工彙總資料和定期報表,週期長且資訊滯後,難以對問題做出迅速反應。而透過BI平臺,企業可以實時獲取工廠的生產資料,包括生產進度、產能利用率、裝置狀態、工單執行情況等,幫助管理層更高效地識別生產瓶頸、資源浪費和營運風險。
BI平臺透過整合不同來源的資料(如ERP、MES系統等),並利用資料視覺化技術呈現關鍵指標,如生產能力、生產品質、裝置利用率等,使得工廠經營分析會議能夠快速、精準地做出生產決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營運成本。
(2)成本分析
成本管理是製造企業中最核心的任務之一,尤其是在全球化競爭加劇的環境下,如何有效控制成本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盈利能力。BI工具透過對各類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等)進行詳細的追蹤和分析,為企業提供精準的成本分析報告。
BI可以幫助企業分析不同產品的生產成本,識別出哪些產品的生產成本偏高,從而幫助管理層在採購、生產排程等環節做出調整。此外,透過對歷史資料的挖掘,BI還能夠預測未來的成本趨勢,為企業在定價、預算編制等方面提供資料支援。
(3)質損
在製造過程中,品質損失(質損)是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BI可以幫助企業透過實時監控生產過程中的品質資料,及時發現品質問題,並追溯問題的根源,進而最佳化生產工藝和流程。
企業可以利用BI平臺分析產品生產中的缺陷類別、頻率和發生位置,從而識別出品質問題的關鍵環節,如裝置故障、操作失誤或原材料問題等。透過這種方式,企業可以在問題發生初期採取糾正措施,減少產品不合格率和返工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
(4)日常營運
BI平臺在日常營運管理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生產流程、人員配備、物料使用等方面的監控和最佳化。透過對生產線執行情況的實時資料監控,BI可以幫助企業分析生產過程中的各類資源使用情況,並提供相應的最佳化建議。
BI平臺可以分析生產線上的人員出勤率、裝置故障率、原材料消耗等資訊,及時發現生產環節中存在的低效問題。透過這些資料,工廠可以最佳化人員調配、裝置維護計劃和原材料採購,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資源浪費。
(5)場景案例:工廠工單分析
工廠工單分析是製造業中BI應用的一個典型場景。透過BI平臺,企業可以對工單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識別生產中潛在的延遲和瓶頸問題。
分析背景:
資料建模思路:
BI可以自動化地追蹤每一張工單的進度,從生產計劃到物料採購,再到生產執行和品質檢測,全面記錄工單執行中的每一個環節。透過分析工單的執行效率、完工時間和生產質量等資料,企業能夠識別出生產中哪些環節經常出現延誤,進而進行改進。例如,可能是物料採購滯後導致生產線無法按時開工,或是某條生產線的裝置老化影響了生產速度。透過資料分析,企業可以在問題發生之前預見並採取措施,避免生產過程中的不必要損失。
銷售體系的分析主要圍繞收入、毛利、庫存、銷售人員績效等多個維度,BI平臺幫助企業全面掌握銷售運作的實時狀況,提高銷售決策的精準度。以下是BI在銷售體系中的幾項關鍵分析實踐:
(1)收入&毛利
收入和毛利是銷售體系中的兩項核心指標,BI平臺透過整合各類銷售資料,幫助企業實時跟蹤收入和毛利的變化情況。透過分析不同地區、不同產品、不同客戶的銷售資料,企業可以明確哪些事業最具盈利能力,哪些事業存在毛利率較低的風險。
BI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分析產品的毛利率趨勢,發現哪些產品的毛利受到市場競爭的壓縮,哪些產品的定價過高,導致銷量下滑。透過對這些資料的深入挖掘,企業可以調整銷售策略、定價策略和產品組合,以實現更高的毛利率。
(2)發貨/開票/下單/回款
BI工具在銷售流程中的應用,幫助企業實時掌握髮貨、開票、下單和回款等環節的執行情況,確保銷售流程的高效運作。透過對這些資料的實時監控,企業能夠迅速發現銷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訂單滯後、回款延遲、庫存不足等,從而採取及時的糾正措施。
企業可以利用BI平臺分析訂單的交付週期,發現哪些訂單出現了延遲,哪些客戶的回款週期較長,從而最佳化銷售和財務流程,提高資金週轉效率。
(3)庫存交付
庫存管理是銷售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尤其在生產型企業中,如何保持合適的庫存水平,既能滿足客戶需求,又能避免過度庫存積壓,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現金流和盈利能力。BI平臺透過對庫存資料的實時監控,幫助企業最佳化庫存管理和交付能力。
BI可以幫助企業分析不同產品的庫存水平,預測未來需求,避免因庫存過多或過少而導致的供應鏈問題。透過對庫存交付情況的分析,企業可以更精確地規劃採購計劃和生產計劃,保證產品能夠按時交付給客戶。
(4)人員績效
銷售團隊的績效管理對於企業而言至關重要,BI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全面跟蹤銷售人員的業績,及時評估銷售策略的有效性。透過對銷售資料的詳細分析,企業可以瞭解到不同銷售人員的業績水平、客戶型別、銷售週期等資訊,識別出表現優異和有待提升的銷售人員。
BI平臺可以自動化計算每個銷售人員的銷售額、毛利貢獻、客戶維護情況等指標,幫助銷售經理進行客觀、公正的績效評估,激勵優秀員工,幫助業績不佳的員工提升工作效率。
(5)場景案例:資料分權
資料分權是銷售體系中BI應用的另一個典型場景,指的是將資料許可權分配給不同層級的管理人員和部門,使得每個部門能夠根據其職責獲取所需的資料,並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決策。透過資料分權,企業能夠提高資料的流通效率,使得各部門能夠更快地響應市場變化和內部需求。
銷售部門可以透過BI工具獲取各自區域的銷售資料,分析客戶的購買行為、市場需求趨勢等資訊,從而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銷售策略。而財務部門則可以基於銷售資料分析公司的整體收入和毛利情況,為決策層提供綜合性的財務報告。透過資料分權,企業能夠確保不同部門在決策時能依賴準確和及時的資料,避免資訊孤島的出現。
BI平臺在製造和銷售領域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升了企業在營運和管理中的效率與精度。在製造體系中,BI幫助企業精細化管理生產、控制成本、提升品質;在銷售體系中,BI則幫助企業深入瞭解收入、毛利、銷售流程、庫存和績效等關鍵指標,為企業提供全面的資料支援,最佳化決策過程,從而推動整體事業的提升。
在使用FineBI的過程中,財務BP不僅能感受到其在資料分析上的強大優勢,還能夠從多個維度提升工作效率和決策品質。以下是一些萬昌印刷財務BP在使用FineBI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1. 學習渠道全面靈活
FineBI的學習渠道十分靈活且全面,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線上教程、操作指南和學習模組,還能透過社群和使用者論壇進行交流,解答操作中的疑難問題。無論是財務BP,還是其他部門人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確保每個使用者都能快速上手。
2. 可鑽取、可聯動,使分析直達底層價值
FineBI的“鑽取”功能和“聯動”機制使得資料分析更加深入與直觀。使用者可以從高層次的彙總資料逐步深入到每個細節,透過資料聯動分析揭示底層的潛在問題與價值。例如,從全域性銷售資料鑽取到單個產品的銷量,進一步分析具體的市場表現,幫助決策者做出精準的策略調整。
3. 時效性,資料實時更新,實時分享
資料的時效性是FineBI的重要優勢。所有資料都能實時更新,確保決策層和事業部門能隨時獲得最新的營運資訊。此外,資料還可以實時分享給相關人員,確保團隊之間的溝通高效無障礙,避免資訊滯後或失真。
4. 效率,提高工作效率,聚焦資料分析
FineBI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動化的資料處理與報表生成減少了繁瑣的人工操作,節省了大量時間。分析人員能夠將更多精力集中在資料的深入分析和策略思考上,而不是在資料整理、計算和報告編制等基礎工作上,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率和分析的品質。
財務BP作為連線企業與事業部門之間的橋樑,其核心任務是透過資料分析為決策提供支援。在製造和銷售領域,資料分析的價值尤為重要。透過引入BI工具,企業能夠有效解決資料獲取、處理、計算、展示和分享中的難題,實現財務分析的自動化和智慧化。未來,隨著資料技術的不斷髮展,BI工具將在推動企業高效運作和精準決策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FineBI作為帆軟旗下一款專業的自助式BI工具,為企業提供了一整套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在製造和銷售效率提升方面實現質的飛躍。透過持續的資料驅動,企業不僅能夠提升財務分析的準確性,還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大的商業成功。
熱門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