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据治理落地指南:主数据、标准化、组织协同全流程解析

阅读人数:120预计阅读时长:4 min

说句实在话,很多公司一听“数据治理”这四个字,第一反应是:

高大上、太抽象、听起来就像IT部门的事,跟业务好像没啥关系。

其实不然。

你今天看到的报表出错、系统打架、数据对不上、各部门“各说各话”,背后八成都是数据治理没做好。

所以这篇文章就不拐弯抹角了,直接聊清楚这件事:

  • 数据治理到底在“治”什么?
  • 为什么你现在的数据管理一团乱?
  • 怎么一步步把它真正落地,从主数据、标准化,到组织协同全梳理一遍?
数据治理全流程

一、数据治理到底“治”的是什么?

一句话讲透:就是让企业所有人用的数据,是统一的、清楚的、可信的。

你会发现,大多数企业的数据混乱问题,都集中在下面几个常见的“老毛病”:

  • 不统一:同一个客户在CRM、ERP、财务系统里叫法都不一样;
  • 不准确:产品编码、价格、单位乱七八糟,有些还过期了;
  • 不清楚:一个字段“SCODE”没人说得清它到底是啥;
  • 不一致:总部看报表和区域经理手里的数据对不上;
  • 不可追溯:数据哪来的?谁改过?啥时候改的?查无此人。
数据治理怎么治

这些问题,不解决,你数据分析做得再漂亮也白搭,BI看板也只能画饼充饥。

所以,数据治理的核心目标就是三件事:

把数据定义清楚(标准化)

把核心数据管起来(主数据)

把用数据的人组织起来(协同机制)

数据治理的核心目标

二、第一步:定义标准,数据“长什么样”得统一

我们从最基础、也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说起——数据标准化

很多企业的问题,根本不是系统不行,而是字段不统一,大家对“同一个东西”说法不一样。

2.1 什么是数据标准?

说白了,就是“这条数据该怎么填、填什么格式、命名规则是啥”。

比如:

  • 客户名称是否包含“有限公司”?(有些系统保留,有些不保留)
  • 商品单位是“个”还是“PCS”?大小写是否统一?
  • 电话号允许写座机吗?手机号必须11位?

这些小事,不统一,就埋雷。

更严重的,比如下面这些:

字段名

一搞分析就乱套。根源就是:大家说的“一个东西”,其实不是同一个东西。

2.2 怎么建立数据标准?

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梳理:

字段级标准(基础表结构)

  •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可为空
  • 示例:客户电话字段必须是 varchar(11),不可空
字段级标准

业务口径标准(指标解释)

  • 什么叫“活跃用户”?什么叫“下单用户”?是按天还是月?
  • 示例:“活跃用户”定义为最近30天登录过APP的用户

值域标准(枚举值统一)

  • 客户等级分为“金/银/铜”?还是“A/B/C”?
  • 示例:统一使用“VIP、高端、普通”三类等级

建立好这些标准,不光IT用得上,业务人员看报表也更清楚,不会“看不懂”。

值域标准(枚举值统一)

三、第二步:主数据治理,把“关键对象”先管起来

你做报表也好,做分析也好,最底层最关键的那几个数据实体,一定要优先治理

我们叫它们“主数据”。

3.1 什么是主数据?

主数据,就是企业经营中反复被各系统使用、全局共享的“核心对象”。

比如:

什么是主数据?

主数据就像“身份证”一样,一个客户、一个产品、一个员工,不能有两个ID、两种叫法。

3.2 为什么主数据乱了就全乱?

举个真实例子:

一个制造企业,销售下单系统里客户叫“宁波五金”,财务系统叫“宁波五金有限公司”,仓库发货系统写“NB五金公司”。

三个系统打通了,但对不上客户,只能靠人工一个个拉表对。

所以,治理主数据有两个核心目标:

  1. 同一个实体,ID统一,不重复;
  2. 属性信息清晰、完整、标准。
fdl-di

FineDataLink作为一款专业的数据集成与治理工具,在具体业务的数据分析场景中,它可以把来自ERP、CRM等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和治理,然后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转化。另外,利用FDL的数据治理能力还可以建立数据标准,保持数据格式的一致性。

3.3 怎么做主数据治理?

这部分不能光靠“文档”,还需要一个平台或系统落地,具体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选主数据域(客户、产品最常见)

先选一个问题最多、影响最大的领域入手,比如客户数据。

第二步:建立“黄金数据”标准

确定一个权威版本(比如总部ERP的客户主数据),并同步到其他系统。

第三步:设定主数据维护机制

  • 哪些字段由哪个部门维护?(比如客户信用额度归财务)
  • 修改流程要审批?能否历史留痕?

第四步:主数据平台落地(MDM)

推荐使用主数据管理系统(Master Data Management),集中管理全域主数据,统一生成、更新、同步。

主数据平台落地(MDM)

四、第三步:组织协同,别让“管数据的人各管各的”

数据治理不是IT一个部门能干完的,它需要跨部门协同,甚至纳入绩效、制度中去推动。

4.1 常见的“组织死角”

  • IT维护数据系统,但不懂业务字段含义;
  • 财务负责“客户编号”,但销售天天改客户名;
  • 市场部新增字段,BI却不知道,分析报表出错……

根源就是:没人统筹,没人负责到底,大家都以为“不是我的事”。

4.2 怎么建立组织机制?

我们推荐建立“三层角色机制”:

三层角色机制

这个机制的关键是:

  • 业务自己对数据负责,而不是甩给IT;
  • 有人“拍板”,也有人“执行”,不是空转;
  • 建立数据治理委员会,每月定期review问题、推进改善。
finedatalink的组织机制

五、数据治理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期运营

很多人以为数据治理就是搞一套规范、上个系统就完事了。

其实不然。

数据治理更像“企业体检+健康管理”,它是一个持续运营的过程

你要不断地:

  • 跑数据质量报告,看哪些字段又开始“发烧”了;
  • 跟业务开会,看新业务是否带来新数据风险;
  • 对关键指标、字段、主数据,做版本迭代和流程优化。

你可以建立这样一个“数据治理仪表盘”:

数据治理表盘

从“看得见”,到“有人管”,到“持续运营”,这才是数据治理真正落地的状态。

六、结语:不治理数据,最后都会反噬业务

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企业为什么要做数据治理?

答案不是为了漂亮的流程图,也不是为了搞个大中台,而是:

为了让你家报表更准,系统更稳,运营更高效,业务更敢决策。

数据治理的目标不是“管数据”,而是“让数据更好地服务业务”。

最后送你一句话:

数据治理做得好,BI跑得飞起; 做不好,系统越多越乱,分析越做越糊。

帆软软件深耕数字行业,能够基于强大的底层数据仓库与数据集成技术,为企业梳理指标体系,建立全面、便捷、直观的经营、财务、绩效、风险和监管一体化的报表系统与数据分析平台,并为各业务部门人员及领导提供PC端、移动端等可视化大屏查看方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需求响应速度。

FineDataLink是一款集实时数据同步、ELT/ETL数据处理、离线/实时数据开发、数据服务和系统管理于一体的数据集成工具。更多精彩功能邀您体验,您可以访问下方链接或点击组件,试用FineDataLink,解决企业中数据从任意终端到任意终端的处理和传输问题,让流动的数据更有价值!

更多FineDataLink详情:https://www.fanruan.com/solutions/fdl

评论区

暂无评论
电话咨询图标电话咨询icon产品激活iconicon在线咨询